“種子大王”扎根公主嶺,皓月?!八膫€蹄子”趕上“四個輪子”,九臺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鄉村旅游深度融合……點滴見精神,今日預未來,長春農業“新”起來,吉林糧倉穩起來、強起來、香起來。
7月仲夏,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兩周年之際,黑土地、大糧倉勁奏拔節之聲,殷殷囑托正在變為吉林振興發展的美好現實。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打造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現代農業城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吉林視察時,第一站就走進豐饒的黑土地,調研一件頭等大事——糧食生產。
作為我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長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長春以打造現代農業城作為踐行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再次奏響現代農業發展最強音。
新支撐、新動能、新氣象,錨定目標,汗水浸染。
時值7月,黑土之上綠意鋪排,青紗帳里,玉米拔節。
今年,長春市落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57.39萬畝,超過任務指標40.69萬畝,比上年增加103.71萬畝。
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面對一度嚴峻的疫情形勢,一聲號令,一輛輛滿載農資的運輸車開進村口;一隊隊返鄉農民回歸田園;一項項省、市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接續出臺,一筆筆種糧補貼及時下發。鄉、村兩級干部與農戶結對包保,“一戶一策”幫扶政策溫暖民心,合作社、農機大戶“代耕代種”與小農戶實現互動。
備耕、春耕“不落一農戶,不荒一畝田”,長春市糧食總產量有望突破250億斤,增長1.2%左右。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在公主嶺市,總投資4億元的鴻翔種業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建設緊鑼密鼓。4條果穗烘干線國際領先,兩座全數控種子加工廠,年加工種子可達5000萬公斤以上。全國最大、最先進的玉米種子生產基地拔地而起。
“我們與中科院合作研發的抗大斑病cr基因,已成功導入早熟品種,比常規玉米品種增產10%至20%,計劃明年在吉林省大面積推廣?!兵櫹璺N業法人代表賀偉說。
種業是糧食之基。長春市以公主嶺種子產業為基礎,以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為核心,建設國內高水平的百萬畝玉米種子繁育基地,加快推進中國農科院、先正達、隆平高科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種子企業落地,先后建立種子研發中心、科研實驗站等育種基地,打造中國玉米種業硅谷,挺起中國種業的脊梁。
高標準建設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特優玉米生產基地、智能農機裝備制造及技術推廣基地,打造國家糧食生產高效提質先導區……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任重道遠。
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黑土地,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3個主導產業,輻射對接全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雙帶”中的“中西部糧食安全產業帶”,長春現代農業城厚積薄發,吉林省乃至中國農業的希望在這里日日生發。
向年產值500億元沖刺
用“四個蹄子”趕超“四個輪子”
24年,再造一個皓月。
而這個皓月,今非昔比。
一幢幢標準化牛舍通透敞亮、一字排開,喂料機、消毒機、按摩機一應俱全,皓月集團沃金黑牛養殖示范基地里,一頭頭肉牛毛色油亮、膘肥體壯。
無菌車間整潔干凈,一個個被吊起的全牛在現代化流水線上精準移動,上腦、眼肉、西冷等55種牛肉產品被完美分割。
生化制品展室,蛋白質粉、銘月膠囊等各種精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令人驚艷。
“用工業化思維謀劃現代肉牛產業大發展,通過精深加工將一頭?!愿烧簟?,實現了‘一頭牛一臺車、四條腿學趕四個輪子’的產業發展目標?!别┰录瘓F董事長叢連彪說。
據了解,今年三季度皓月集團將實現產值30億元,并有望保持全年20%以上的增長速度,實現全年工業產值120億元,進出口貿易額30億元。
2022年,長春市加大推動“秸稈變肉”工程力度,向“肉牛養殖規模達到145萬頭,肉牛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00億元”目標發起沖刺。
逐步打造種質資源“芯片”,做好平原類群中國西門塔爾牛純種選育與推廣應用。全市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達到64萬頭,規模以上牛場達到1000家,千頭牛場超過15家,全年出欄有望達到65萬頭。
抓好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培育4個特色小鎮、20個肉牛強鎮、300個養殖大村、3000戶養殖大戶,長春畜牧業再出大手筆。
以加工業作為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積極培育龍頭骨干企業,認定龍頭企業10戶以上,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企業保持在1戶以上,新增產值超10億元企業兩戶、超億元企業6戶。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接全國性和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強化市場營銷。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全市肉牛產業重點項目總投資268億元,年內將完成投資40億元。全年開工千頭牛場、屠宰加工和三產融合重點項目28個。
長春肉牛產業跑出全新“加速度”。
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
三產融合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九臺區龍嘉街道紅光村的268公頃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水稻正茁壯成長?!昂鲜r業”的大米訂單紛至沓來。
“有機米”“種子米”“胚芽米”各色產品在紅光村九臺稻米產業展覽館逐一陳列。
“育種、種植、加工、品牌建設、文旅融合,合十農業的產業鏈越來越長,附加值也在不斷提升?!焙鲜r業生產經理安明星說。
坐落于九臺區九郊街道聶家村的向宇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香氣彌漫。南瓜子仁、葵花籽仁、松子等休閑食品正打包待運。
“這里的民宿很火,鄉村旅游成了香餑餑?!蓖羵儙X街道馬鞍山村正迎來一批批前來度假的游客。
綠樹掩映、空氣清新,記者來到馬鞍山村時恰逢雨后,水汽氤氳中,馬鞍山若隱若現,宛若畫境。作為引進企業,“吉林亞汶農業”“長春文化國旅”在這里一干就是幾年?!叭缃竦鸟R鞍山村環境變了,這里的空氣可以‘打包’,農田成為了學堂?!奔质∪缑类l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蔡瑜說。
以農業種植、加工為基礎,文化教育、旅游觀光協同發展的三產融合示范園區正在形成,實現了生產、生活、生態效益“三生共贏”。
在省、市穩經濟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長春市大米、玉米深加工、肉牛、生豬等產業實現恢復性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規上產值實現291.2億元。
龍頭帶動,產業聚集。記者看到,投資33億元的九翔農業有限公司肉雞全產業鏈項目在上河灣鎮落地,3座套種雞場已經達產,20余戶規模養殖戶簽訂了養殖協議。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肉雞養殖,將推動農戶由分散飼養向現代規?;曫B轉變。
目前,長春市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21家、省級龍頭企業141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31家,手持彩練當空舞,產業騰飛正當時。
科技是現代農業創新的支撐,走進長春農業強企,科技觸手可及。中糧、國投生物等企業開發了淀粉、淀粉糖等多種深加工產品;華正、正大等企業開發了肉豬和肉雞精深加工產品,血、骨和皮革等副產品加工取得突破;東鰲鹿業、世鹿鹿業等企業開發了鹿骨鈣保健品、鹿生物活性成分制品等多種產品……新思路、新工藝、新產品,后勁十足。
擦亮“長字號”品牌,長春信心滿滿。長春大米、皓月牛肉、正大肉雞、雙陽梅花鹿……品牌云集,名滿天下,農業品牌在長春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一路高歌猛進。
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譜新篇。
長春正以“奮斗有我、就在吉林”的昂揚姿態,扛起“一主”擔當,融入構建“六雙”格局,闖新路,開新局,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