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午后開始,我省出現入汛以來第5場強降雨過程。
截至14日6時,全省平均降水量22.7毫米,其中,四平77.0毫米、白城55.5毫米、遼源54.9毫米、長春29.4毫米、吉林23.1毫米、松原21.3毫米、通化9.8毫米、延邊9.7毫米、長白山保護區6.4毫米、白山3.1毫米。
平均降雨量較大的縣(市):大安94.0毫米、鎮賚93.4毫米、伊通92.1毫米。點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站點149個,最大點雨量為鎮賚國營漁場258.4毫米。
14日6時統計,全省有20座水庫超汛限水位運行,其中,老龍口、石頭口門、二龍山、新立城、太平池5座大型水庫超汛限水位0.01~0.85米,黑頂子、石塘等12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0.02~1.04米,3座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0.04~0.64米,均在有序泄流。
受本輪強降雨影響,共有飲馬河、東遼河、孤山河、興隆河、雙陽河5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截至14日6時,東遼河雙遼段、飲馬河石頭口門水庫以下河段、雙陽河雙陽段、孤山河伊通段仍超警戒水位,其他江河均在警戒水位以下運行。
目前,全省水庫、江河堤防工程無險情報告。
預測東遼河雙遼市王奔水文站15日8時前后水位達到110.50米,超警戒水位0.71米,為1998年以來第二位;飲馬河石頭口門以下河段超警狀態將維持3天左右;雙陽河新安水文站將于14日20時出現洪峰,洪峰水位193.30米,超警戒水位0.70米;孤山河伊通段水位繼續回落。
省水利廳維持IV級應急響應,滾動分析會商研判,連續發出2個通知,對強降水防范應對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省水利廳科學調度水庫工程,引新凱河洪水入太平池水庫,控制新凱河不超警戒水位,適時減少二龍山水庫出庫流量,為東遼河洪水錯峰。發布山洪、洪水預警10期,聯合省氣象局發布山洪和洪澇災害氣象風險預警3期,以“一縣一單”形式對降雨較大地區發出風險提醒和調度提醒7期,派出2個工作組赴一線指導防御工作,全力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
目前,全省水利系統正在加強值班值守,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派出專家組加強技術指導,強化水庫調度,通過水旱災害防御平臺向相關責任人發出26次預警,短信1638條。
四平市組織對東遼河雙山渠首和楊船口渠首工程進行搶護;伊通縣及時組織對西葦鎮長泡子水庫(小二型)大壩后坡局部塌陷情況進行搶護,有效控制了險情發展;梨樹縣組織對東遼河梨樹灌區渠首工程進行防護,確保了工程安全。
據天氣預報,今天白天到夜間,全省多云有時陰,松原、長春、四平東部、遼源、吉林、通化、延邊、長白山保護區有小到中雨,部分地方有大到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其他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