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榆縣運用“小積分”激活“大德治”,通過加強德治積分體系建設,將村規民約作為促進農村移風易俗的重要切入點,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重視孩子教育,考上大學本科+1000分,考上211大學+2000分,考上985大學+5000分;紅事不超過10桌、白事不超過5桌的+100分等等。今年初,通榆縣八面鄉將《村規民約》重新精心細化,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和成熟的村民自治德治積分體系。接地氣、入民心的《村規民約》積分、減分細則,把村民關心的“小積分”這個“牛鼻子”牢牢抓在手中,讓《村規民約》落實落地,有效遏制了農村的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2021年9月,通榆縣在八面鄉八面村創新成立“鄉村振興綜合服務站”,將積分兌換超市(愛心超市)進行了“提檔升級”,由脫貧攻堅期間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面向建檔立卡戶擴展到鄉村振興期間服務全村農戶。為全體村民以戶為單位制發積分兌換超市(愛心超市)積分卡,依托《愛心超市管理辦法》《愛心超市積分細則》《愛心超市減分細則》,全體村民通過勞動賺取“積分”兌換日常生產生活用品,通過“小積分”激活了“大德治”,讓《村規民約》落到了實處、深入民心,進而帶動了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
需要“輸血”是鄉村振興服務站有效運行的難題,為了讓“小積分”杠桿的支點更加堅實有力,八面村鄉村振興服務站圍繞當地農產品優勢,創辦了“通榆縣聚農鑫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培育八面小米等鄉土“品牌”,并通過“放心采購點”收購本村村民自產的小米、雞蛋、鴨蛋、雜糧雜豆等農副產品,統一加工包裝,銷往吉林財經大學、白城師范學院、白城職業技術學院等地,所得收入全部轉化成鄉村振興服務站的積分。截至目前,八面村累計賦分182405分,其中居民庭院和分擔區賦分119790分,公益勞動賦分57725分。
“我們通過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力量,調動全縣各部門的共同參與,不斷摸索總結德治積分體系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此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助力全縣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蓖ㄓ芸h委宣傳部主要負責同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