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薛老漢便在自家后院的園子里忙活起來,翻地、除草、澆水……
薛老漢名叫薛同新,今年65歲,是輝南縣朝陽鎮長青村的村民,患有心臟病,只能打一些零工,掙點零錢補貼家用;老伴患有宮頸癌,長期吃藥;兩個兒子生活也不富裕,常年在外打工。
2016年,薛同新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那時候,我不覺得貧困戶是啥光榮的事。國家政策雖好,但我利手利腳的,自己能動彈,能掙點,心里才踏實!”提及過往,憨厚的薛同新始終覺著心里不是滋味兒。
于是,他便利用農閑在自家后院4分地菜園里,開始了庭院創業。
地雖然不多,但土豆、白菜、大蔥,一茬接著一茬,一塊挨著一塊。菜園里各種蔬菜,總是郁郁蔥蔥、生機盎然。
“我和老伴兒歲數大了,身體又不好,干不了啥重活兒,打工也沒人愿意雇,但種園子還行,掙點零花錢兒挺好。別看這園子不大,一年下來,少說也能掙萬把塊!可不能眼瞅著等政府救助了?!毖ν潞苁亲院?。
清晨的暖陽,照在薛同新爬滿汗珠的黝黑臉上,閃著光亮。
放下鏟地的鋤頭,薛同新又說起縣教育局包保的貼心之舉?!八麄兛次也朔N得好,主動幫我聯系給學校食堂供菜。這下我就更不愁賣了,心里也更有底兒了!”
“這幾天,我還尋思再跟村里像我這樣的農戶合計合計,都在自家園子里種點應季蔬菜,帶著大伙兒多掙點兒!”擦了擦臉上的汗,薛同新隨之攥緊了拳頭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