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ccf8b"><small id="ccf8b"><thead id="ccf8b"></thead></small></table>

<table id="ccf8b"><th id="ccf8b"><dd id="ccf8b"></dd></th></table>
<form id="ccf8b"><small id="ccf8b"></small></form>
<var id="ccf8b"><mark id="ccf8b"></mark></var>

<table id="ccf8b"></table>
    
    

      <sub id="ccf8b"><code id="ccf8b"><meter id="ccf8b"></meter></code></sub>
        <form id="ccf8b"><progress id="ccf8b"></progress></form>

          一季雙收效益高——我省推進“穩糧增豆”工作走筆

          作者:畢瑋琳 王春勝   更新時間:2022-07-04 09:04   來源:吉林日報—大吉網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公主嶺市范家屯鎮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對玉米大豆輪作進行田間護理。 (資料圖片)


          為貫徹落實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今年我省大力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目前已進入到夏管時節,這段時間,廣大農民正利用晴好天氣,積極為玉米大豆施肥、打藥,做好田間管護工作,努力實現秋季增產增收,打贏“穩糧增豆”攻堅戰。

          “真金白銀” 穩糧增豆

          6月16日,記者走進農安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基地,玉米、大豆郁郁蔥蔥,在田間地頭忙活的農民分工明確,除草、施肥、打藥,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敦化市是我國東北“產豆大縣”,今年大豆種植面積98萬畝,占全省種植面積的五分之一還多。目前,全市大豆長勢良好,今年國家還增加了大豆種植的補貼力度。敦化市某農副產品供銷專業合作聯社理事長趙顯清說:“種大豆每畝補貼金額不低于400元,在相關政策鼓勵下,今年我們就種植了1500畝?!?/p>

          地處黃金玉米帶的公主嶺,種植一畝大豆可得補貼500元,以公主嶺市范家屯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例,2000畝的總面積生產者得到補貼100萬元,收益上去了,大大提升了農戶的種植意愿。

          米豆共生 一季雙收

          示范引領,“豆”志昂揚。今年,公主嶺市進行玉米大豆復合模式引領,科學精量施肥,落實中央大豆擴種計劃,最大程度上保護黑土資源。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豆面積創歷年之最。

          和以前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不同,公主嶺積極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通過合作社的規模經營,農民們省了不少心,可以把地全部統一平整,機械化作業,科學統一田間管理,為穩產增產奠定基礎。

          推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能實現“同一塊地大豆、玉米共生,一季雙收”。同時,充分發揮大豆固氮養地作用,改善土壤條件,達到節本增產、農戶增收的多重效果。大豆玉米復種新模式,一臺免耕播種機,它可以一次性播種、精量施肥,同時覆土鎮壓,一趟下來就完成了多個步驟,依靠這幾臺機器,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不僅實現了米豆復合種植,還通過窄行密植提高了大豆單產。合作社負責人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傳統的大豆種植模式為壟作,平地起壟,60公分左右一壟,播種時壟上雙行,一公頃播種大約20萬株左右。

          大豆免耕窄行密植模式一般不整理土地,40公分左右間距,一公頃播種大約30萬株左右,產量提升在8%到10%。如此算來,原來一畝地產大豆200公斤,現在通過密植增加植株數量,產量可以達到220公斤左右。

          想要高產,種子自然是最重要的一步,我省自主研發的“吉育號”系列,吉育303等十幾個自主研發的種子有高出油率、抗倒伏、高產等特點。目前,公主嶺還積極探索大豆玉米輪作模式,為穩產高產,保護黑土地做試驗。而玉米大豆輪作帶來的好處很多,加強玉米大豆輪作和間作可以解決大豆輪作藥害和重茬病害。

          精耕細作 穩糧增產

          今年,農安縣結合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在穩定糧食總產量的同時,多方合力,多措并舉。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技術服務、落實優惠政策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帶動大豆種植規模不斷擴增,推動“穩糧擴豆”工作有序進行,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業減損增效、糧食有效供給。

          “我們要管護好,適當施肥,讓大豆和玉米長得更好一些,不讓雜草叢生?!痹谵r安縣萬金塔鄉田家屯村的一片田地里,農安縣浩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浩瞧著長勢良好的玉米大豆,感受到了豐收的希望。王浩說,今年他們在農安縣共托管服務土地3.2萬畝,都采用了玉米大豆間作種植模式,涉及14個鄉鎮、38個村屯,合作農戶801戶,旨在推廣新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農民。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集中支持適宜區域、重點品種、經營服務主體,在一些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這讓王浩下定決心做好相關技術支持和服務。公司種植技術部技術總監趙慶鼎介紹說:玉米大豆間作也叫帶狀復合種植,采用玉米大壟雙窄行的田間布置方式,實現高稈與低稈作物搭配,這樣對高稈作物來說通風效果非常好。

          “這項新技術真不錯,解決了多年來玉米和大豆爭地重茬的矛盾?!贝謇锱c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農民,對這項技術贊不絕口。去年我們采用玉米大豆4:4的種植比例,使畝產值比常規玉米種植增加了20%以上,這項技術以后成熟了效果會更好,高稈作物玉米和低稈作物大豆實現了優勢互補,既提高了糧食產量,還實現了每公頃增加2000至3000元收入的良好效果。

          省農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長張偉告訴記者:近年來,東北地區改變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模式,創新機械化種植,接納利用大比例(4:4、6:6)間作、全程機械化(播種、田間管理、除草、收割等)模式,利用邊行效應,增加大豆產量。

          壓實責任 “豆”志滿滿

          我省作為產糧大省,今年擴種大豆80萬畝以上,按照“主攻東部、發展西部、兼顧中部”的發展思路,提高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提高農民大豆種植積極性。

          張偉介紹說:今年,以我省敦化、德惠、乾安等3個大豆科技自強縣為例,敦化今年種植98萬畝,比去年增加48.66萬畝;德惠今年種植大豆5.4萬畝,比去年增加1.77萬畝;乾安開發鹽堿地種植大豆,今年種植3.56萬畝,比去年增加2.15萬畝。東部地區敦化通過輪作種植,均衡施肥、無人機飛防、全程機械化等輕量化栽培技術,為全省大豆大面積產量提供技術保障。中部地區德惠采用高產品種、秸稈還田、均衡施肥、精量播種等技術,為全省高產樣板田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西部地區乾安采用抗鹽堿大豆品種,采取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技術,使鹽堿地種植大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副處長王永煜說:我省始終把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今年我省向各市縣分解落實大豆播種面積目標464.5萬畝,比去年增加了85.4萬畝,超出國家下達大豆擴種任務5.4萬畝。通過示范帶動,輻射大面積均衡發展,把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植入農業產業發展,有力推動了全省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糧食穩產、農民增收。

          吉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吉林省大豆首席專家王丕武說:通過玉米大豆大比例間作種植模式的大面積示范推廣,不僅能提高我省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還可實現糧食產量不但不降低反而增加的效果。同時,這也有利于促進米豆輪作,提高地力,保護黑土地的可持續生產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作者:畢瑋琳 王春勝
          編輯:馬萍
          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国产成人综合青草,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table id="ccf8b"><small id="ccf8b"><thead id="ccf8b"></thead></small></table>

          <table id="ccf8b"><th id="ccf8b"><dd id="ccf8b"></dd></th></table>
          <form id="ccf8b"><small id="ccf8b"></small></form>
          <var id="ccf8b"><mark id="ccf8b"></mark></var>

          <table id="ccf8b"></table>
            
            

              <sub id="ccf8b"><code id="ccf8b"><meter id="ccf8b"></meter></code></sub>
                <form id="ccf8b"><progress id="ccf8b"></progress></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