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吉林市實際情況,2022年全市中小學暑假放假時間為:普通高中7月25日至8月21日,計4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月18日至8月21日,計5周;北華師范分院、職業學校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放假時間;8月22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正式開學上課,教職員工提前一周上班。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假期起止時間做不超過一周的調整,但總的放假時間不得增加或減少,調整方案需報市教育局備案。為保證廣大中小學師生能度過一個豐富、健康、快樂、安全、有意義的暑假,現就做好2022年暑假工作通知要求如下:
一、堅決做好疫情防控
各地各學校要指導學生在暑期自覺遵守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和家人一起自覺開展健康監測、核酸檢測、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出現發熱、嘔吐、腹瀉、咳嗽、皮疹等疑似癥狀,立即向學校和社區報告,并及時到醫院就診;要引導學生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在公共場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自覺養成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等良好衛生習慣,確保自身健康安全。同時,各地要指導校外培訓機構根據屬地疫情形勢與防控規定,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與應急處置措施,切實維護校外培訓機構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嚴格規范辦學行為
一是統籌做好假前工作。各地各學校要對春季學期以來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行一次精準學情分析,通過學生課堂表現、日常作業、學業質量監測等途徑,逐一分析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要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嚴禁隨意增減課時、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要指導學生制訂學習鞏固計劃,并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地方平臺優質課程資源,做好復習和鞏固;要指導教師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開展線上答疑,做好指導幫扶工作。
二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結合落實師德師風建設各項要求,切實加強暑假期間教師職業行為的監督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等要求,規范教師職業行為、維護教師職業形象,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要依法依規嚴肅懲處。
三、認真落實“雙減”政策
一是減輕學生負擔??茖W合理布置假期書面作業,嚴格控制作業總量,提倡布置適合學生自主完成的活動性、實踐性、探究性作業,作業難度不超過國家課標要求。引導學生堅持規律作息,加強身體鍛煉,主動分擔家務勞動,合理使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防止沉迷網絡游戲,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閱讀主題積極向上的課外讀物,增加有益體驗,培養高尚情操。
二是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各縣級教育局要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在屬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雙減”工作專班協調機制統籌協調、部門聯動作用,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堅決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含托管服務機構)在暑假期間開展學科類培訓的行為;嚴肅查處以“一對一”“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素質拓展”等名義開展隱形變異的學科類培訓;深入整治通過即時通訊、網絡會議、直播平臺等方式開展任何形式的線上學科類培訓,加大曝光力度,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均納入平臺監管,預收費全部進入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專用賬戶,依法查處“打折”“買一送一”等方式誘惑學生家長一次性繳費的行為,嚴肅治理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費用的行為,從嚴處罰拒不退費、“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公開舉報電話,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壯大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及時回應群眾“雙減”關切,形成全社會參與監管并廣泛支持校外培訓治理的良好局面。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做好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工作,切實營造“雙減”良好氛圍。
三是鼓勵支持暑期托管。各地各學校要嚴格遵守本地疫情防控要求,在條件允許、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堅持教師志愿參與、學生自愿參加、公益普惠原則,按照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補充通知》(吉教聯〔2022〕14號)要求,支持有條件的中小學校開展托管服務。要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根據需要有序開放教室、圖書館和運動場所并定時消殺,開展科技、文體、閱讀、實踐等多種特色活動;積極會同共青團、婦聯、工會、社區等組織,吸納大學生志愿者、社會專業人士等,拓寬暑期托管服務渠道。不得以托管服務為由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集體培訓學科內容。
四是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各地各學校要充分發揮各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青少年宮、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的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暑期課外教育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假期生活。要協調有關部門加強吉林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基地的管理,用好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在暑期向中小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為學生暑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供陣地支撐和便利條件。要充分利用家庭、學校及各類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四、切實加強安全教育
各地各學校要將師生及校園安全擺在首位,扎實做好暑假期間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各學校要在學生集中離校前和返校后等關鍵節點,針對學生安全事故易發多發領域,對全體師生集中開展安全教育,重點是做好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欺凌暴力、防觸電、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災害、防網絡詐騙、防拐等方面的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召開家長會、發放宣傳資料、致家長一封信、微信群推送等形式,將安全提示內容告知每一名學生、每一位家長。要積極簽訂好學校、家長、學生三方安全責任書,全面落實暑假期間學生家長(監護人)第一責任人責任,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各縣(市)區、開發區教育局要做好安全防范建設達標創建工作,加大資金投入,確保一健式報警裝置和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系統互聯互通,加大對專職保安員的業務培訓,對學校校舍、在建工程和校園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排查,積極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堅決執行領導在崗帶班、在編在崗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的值班制度,確保校園安全問題能夠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要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信息報送制度,遇有突發事件和安全事故,要按照“先口頭、后書面”的原則及時向有關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及時、穩妥處置。因瞞報、遲報、漏報延誤處置時機或造成重大影響的,要按規定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認真做好家校銜接
各地各學校要按照《吉林市教育局辦公室轉發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家訪工作制度的通知》(吉市教辦發〔2021〕56號)有關要求,組織學校和教師在暑假前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多種形式,普遍開展一次家校銜接活動,及時通報學校有關暑假工作安排,取得家長理解和支持。暑假期間要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學生居家學習生活情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面對的困難問題,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要重視做好防疫一線人員子女、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學生和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幫扶。要密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及時察覺負面情緒和心理問題,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幫助調節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六、積極謀劃秋季學期開學工作
各地各學校要利用暑期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新學期開學教育和教育教學安排等工作,堅決禁止占用暑假時間超標教學、集體補課、講授新課、提前開學。要確保秋季學期平穩有序開學,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保證教學工作規范化。各地各學校要在放假前將假期方案報吉林市校外教育指導中心備案,開學初上報假期工作總結。
聯系人:蘇琳聯系電話:0432-62056020郵箱:jlsxwb2007@163.com
吉林市教育局
2022年6月30日